yh0612cc银河(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上网认证 智慧交大

yh0612cc银河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历史沿革:197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yh0612cc银河,迁往江西。1978年,yh0612cc银河与上海铁道学院各自继续办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办学条件:学校坐落在“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南昌。学校临江怀湖、依山傍水,校内百鸟齐鸣、百花争艳、百树竞发,是一所宜学、宜教、宜研、宜居的山水学园。占地面积2816亩,各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亿元。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317.1万册,电子文献232.7万册。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080人,其中专任教师1475人,正副教授635人。拥有欧盟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入选者、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双千计划”入选者、“赣鄱俊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工程人选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400余人次。1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个团队入选省级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铁路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省普通高校金牌教师、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全省高校“最美辅导员”等荣誉。

学科专业:学校涵盖工、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拥有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3个ESI全球前1%学科,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江西省一流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江西省学科联盟牵头学科,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单位。50余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中24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1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通过率全省排名第一。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9门,主持获批教育部新工科和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各1项,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在第二轮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yh0612cc银河45个参评专业中41个专业被评为星级专业点,其中为五星级专业点17个,四星级专业24个,星级专业点占比率为91%,星级专业点占比率全省排名第2。

教育教学:学校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各类学生3万余人。先后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推动育人理念从“本科教学”转变为“本科教育”,主体地位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从“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自2015级学生起实施完全学分制,大力推行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立现代产业学院,开设“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卓越工程师班”“中铁国际班”等特色班级;不断更新育人理念,实施“天佑学子培育计划”,成立天佑学院,发挥天佑学院作为本科教育改革特区和试验基地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具有领袖、领军潜质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获批建设7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总数全省第1),入选江西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学院立项建设名单(首批共4所),积极面向行业、产业,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有效推进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近年来,培养了以“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西首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典型和先进集体;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为代表的国家级奖项。

科研创新:学校践行科技强国使命,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高级别科研项目承接、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突出业绩: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江西省首个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标志性奖项;实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及海外优青项目、国家社科领军人才项目等高水平项目的突破;学校现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高校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0余个;近5年,承担各级科研项目40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80余项,并连续三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部级项目800余项,横向项目210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600余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4项,其中一等奖13项,包括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江西省科学技术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获社会力量奖23项,其中一等奖6项,包括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招生就业:学校面向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招生,近年来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生源质量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先后获评(批)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连续20年获评全省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首批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化建设创新试验区、全省“5+2就业之家”高校首家创建单位、南昌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就业创业类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国就业创业金课;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事三等奖及江西省赛事一等奖、江西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就业指导教学团队入选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招生就业处党支部荣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近年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全省第一,教育部、江西省就业指导中心主要领导多次来校调研。每年两成以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四成以上到国企就业,85%以上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毕业生形成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干得好、上得来、出得彩的“六得”和厚实有谱学得好、踏实靠谱干得好、朴实不摆谱合作好的“三实三谱”华交学子特质,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开放办学:学校作为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坚持服务轨道交通国家大行业和江西地方大产业两轮并转,主动对接江西交通强省建设,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学校先后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中国通号集团等结成战略伙伴,实现与原铁道部各行业领域战略合作全覆盖,积极与广州地铁集团、南昌轨道集团、东莞市轨道交通公司、南宁轨道集团、宁波轨道集团等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开展合作,全面提升学校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影响力。积极与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西省地震局、南昌市人民政府、赣州市人民政府、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江铃汽车集团、中国瑞林集团等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科技创新助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近5年,学校签订校级对外合作协议90余份,形成地方繁荣、企业发展与高校提质齐头并进的“三赢”局面。学校广泛搭建校友合作平台,积极引入校友、社会、企业等资源进行多渠道多方式合作,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党建思政:学校党委坚持将党建思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火车头”党建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全力打造“火车头”党建品牌,入选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批全省高校党建品牌重点创建对象。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5个、全国“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实现了院系党委以及专任教师、教职工、学生党支部国家级荣誉全覆盖。培养了以“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以及“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学雷锋岗位标兵”、“江西好人”、“江西省三八红旗手工作室”、“江西省三八红旗集体”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师生党员先进典型。

社会声誉:学校荣获2022年度省属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第三名,是江西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全国绿化300佳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文明校园。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西)基地、江西省高校心理素质拓展和实训中心、江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江西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先后落户学校,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荣获“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先进集体”称号。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火车头”田径、武术、网球队)在参加国际国内竞技体育比赛中成绩优异,2023年学校获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女团体总分丁组第一名、女子团体总分丁组第一名,培养了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马拉松冠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太极拳(太极剑)冠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链球冠亚军、世界武术锦标赛女子刀术冠军、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亚洲田径锦标赛冠军等多项重大赛事冠军,为体育强国作出了积极贡献。连续两届获评“平安江西建设先进集体”;连续20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单位”;连续10年荣获“全省平安校园”称号。近5年来,学校改革发展成效和教师建言献策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60余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媒体广泛报道。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50多年来,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强化内涵特色发展,以特色塑优势,聚优势创一流,围绕交通特色,轨道核心,全力服务轨道交通大行业与地方发展大产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华东交大人将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昂扬斗志,铁心铸忠诚、铁血报家国、铁肩担使命、铁手创大业,大力弘扬“火车头”精神,塑造“新铁军”形象,做新时代的铁人铁军,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奋力建设行业标杆、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全球知名的特色高水平大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华交力量!



(数据更新时间:2024年9月)



  • 校徽

    学校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以白灰为主色调,徽志上方为英文校名“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中间是由“华东交大”拼音简写组成的列车图案,体现了学校的特色,蕴含着锐意进取、不断开拓之意;主图案中内嵌英文字母“ECJTU”,是校名的英文缩写;下方是中文校名。

  • 校旗

    学校校旗为矩形,长、宽比例为3:2,旗面尺寸为240cm×160cm,可根据需要,按照比例缩放;旗面中上方为yh0612cc银河徽志,下方为手写体校名;校旗底色为绿色,徽志和校名为白色。

  • 校训

    “日新其德”出自《易经·大畜卦》,“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易经·大畜卦》讲全面繁荣的“大畜”局面要靠“日新其德”的贤才去开创和维护,《礼记·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二篇均有一个“大”字,同大学之道正合。

    “日新其德”的“德”有两层含义:第一,内在的精神追求。“德者,本也。”德是体,是“内圣”。水有源,木有本,源远自然流长,本固自然枝繁。诗曰:“聿修厥德”,修德是华东交大念兹在兹的根本任务;第二,外在的实践与结果。“德者,得也。”德是用,是行动,是“外王”。学好专业知识,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达到“薄施广济”的事功,都属于德的外在范畴。内以外显,外因内成,内外一致。校训中明确点出这个“德”字,体现了学校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担当。

    汤之盤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有永不停息、生生不息、与时俱进之意,是一种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状态。“日新其德”包含了希圣希贤的道德追求、自强不息的生命追求、上下求索的科学追求、勇于创新的技术追求。

    “至善”就是最高、最好的善,超越对待的善,是中国传统的最高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止于至善”是指决意到达最高的善而不改变、不迁移,是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日新其德、止于至善”二句是因果关系,是递进关系。“日新其德”是因、是途径,“止于至善”是果、是目标。“日新其德”让人知进,“止于至善”让人知止,合起来便是 “知进退存亡”。“至善”就是至正。《易经·乾卦·文言》说“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 校风

    为更好地展示新时期全校师生的良好精神风貌,进一步发扬优良传统,谱写时代精神,彰显办学特色,2020年3月,在全面总结学校近50年的办学实践和广泛征求师生、校友意见的基础上,校党委会研究决定,对原校风“团结、严谨、求实、勤奋”进行凝练。
           凝练后的新校风“团结、求实、创新、奋进”,全面继承和发扬了交大人“团结”“求实”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同时对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来,全校师生为实现“百年交大梦”团结一心、砥砺前行、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奋斗历程和崭新精神风貌进行了深刻总结凝练,进一步彰显了勇于担当、敢于冒尖、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进一步激励全校师生对标一流、砥砺奋进,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校风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鲜明的时代特征。

XML 地图